为什么很多程序员自嘲为“码农”?
为什么软件开发这一脑力劳动工种,却把“年轻体力好”作为用人条件之一?
(资料图片)
为什么一代又一代程序员随着年龄渐长,陷入“35岁危机”?
这样一个行业现状是否可以改变?前段时间看到了一场有意思的采访--盛安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CEO张纪伟接受了中国网财经采访,这是一家成立于2001年的软件开发公司,他们通过其20年的发展摸索,试图找出这一问题的答案。
在采访中,CEO张纪伟这样说道:在传统的软件开发模式下,程序员就像一个复杂系统中的齿轮,虽然承担着大量的工作,但并不是整个系统中最有价值的部分。流水线式的分工,使很多程序员终其职业生涯只做“写代码”一件事,也“只会写代码”。这就导致很多程序员在年龄渐长后,遭遇“中年危机”。
而敏捷开发以“人”为核心的理念,能够持续集成、快速迭代、重构等等,能更快速、更有效地交付有价值的软件,同时实现人的价值提升。在敏捷开发模式下,程序员“越老越值钱”。
那么问题来了,小伙伴们要开始发问了,什么是敏捷开发?
敏捷开发(Agile Development)是一种软件开发方法论,旨在通过灵活、协作和迭代的方式开发软件。它强调团队合作、快速响应变化和持续交付高质量的软件。
敏捷开发采用迭代和增量的方式进行开发,通常使用短期的迭代周期(如Scrum中的Sprint),以便快速交付软件。每个迭代周期都包括需求分析、设计、编码、测试和验证等环节,并在迭代之后进行回顾和反思,以不断改进过程。
敏捷开发通常采用自组织的跨职能团队,团队成员共同承担责任,相互协作,追求高质量的软件交付。敏捷开发方法包括Scrum、极限编程(XP)、看板(Kanban)等,每种方法在具体的实践和原则上可能有所不同,但都以敏捷的价值观和原则为基础。
也就是说,与传统模式下的程序员相比,敏捷程序员会身兼数职,不仅仅是需求分析、设计等等,有时甚至需要熟知客户所在行业的业务特性和行业特征,以便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和解决方案。
它的目标是通过灵活、协作和适应变化的方式,提供更快、更高质量的软件交付,同时保持与客户的紧密合作和持续改进。
敏捷开发的核心原则包括:
1.个体和互动优先于流程和工具:敏捷开发注重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和沟通,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。
2.可工作的软件优先于详尽的文档:敏捷开发强调通过快速迭代开发,提供可工作的软件原型和功能,以便及早获得用户反馈。
3.客户合作优先于合同谈判:敏捷开发鼓励开发团队与客户保持紧密合作,以确保软件满足客户需求,并在开发过程中根据反馈进行调整。
4.响应变化优先于遵循计划:敏捷开发认识到需求和情况可能会变化,因此灵活地对变化做出响应,以确保软件始终符合最新的需求。
这对程序员自身来说,既是考验,也是成长机遇。
“不同的客户会有不同的需要解决的问题。我们认为程序员需要去理解这些,并且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。随着年龄增长、阅历增加,经验不断地累积,他解决问题的能力会不断提升。”张纪伟表示,“因此在敏捷模式下,程序员是‘越老越值钱’。”
写在最后
作为一名程序员,不断地学习充电,保持技术更新,是我们应对职场危机的不二法宝。那么通过文中的一些描述,我们也可以发现敏捷开发模式的掌握和使用,也是对我们不断精进技术和更好的完成项目工作的一大助力。
期待在不久的将来,我们的每一位程序员小伙伴都能够不断发现新的工作思路,在工作生活的双平衡的基础上,更好地提升工作效率,成为职场上的长青树!
以上就是本次分享的全部内容,想学习更多编程技巧,欢迎持续关注六星教育!
Copyright © 2015-2022 北极美食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浙ICP备2022016517号-19 联系邮箱:514 676 113@qq.com